工業4.0的核心課題就是虛實融合系統(Cyber Physical System;CPS),目前最成熟應用虛擬的模型來描述真實射出成型制程的方法,便是透過發展已多年的「模流分析」技術,將射出成型中的所有元素都轉換為虛擬系統,針對產品品質與生產效能的計算在虛擬系統中完成后,反應到實體空間作為生產決策的建議,其運作流程如圖1所示。
射出成型實務和模流分析比對過程當中,最關鍵的執行步驟便是需要盡可能讓模流分析輸入資料和真實世界射出過程的條件一致。可能導致后續比對不一致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機器性能造成機械響應有快有慢、材料加工過程中特性掌握、數據測量方法以及產品幾何一致性等[2]。
在確保這些輸入資料的正確性后,模流分析預測的結果往往可以高度符合實際結果,并為使用者帶來模穴內完整的計算資料,以利進行后續設計變更的優化調整。在射出壓力的比對上,在確定幾何與現場一致性后,首要面對的問題,便是材料黏度模型的建構及參數取得,材料黏度模型需能有效考慮加工過程中,包括溫度、剪切率以及壓力的效應等。
...
...
另一名雇主 |
限られたニュース |
文章閱讀限制 |
出版品優惠 |
一般訪客 |
10/ごとに 30 日間 |
読み取れません |
付費下載 |
注冊會員 |
無限制 |
10/ごとに 30 日間 |
付費下載 |
VIP會員 |
無限制 |
20/ごとに 30 日間 |
付費下載 |
金卡會員 |
無限制 |
無限制 |
特別割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