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wkceg"></li>
<rt id="wkceg"><delect id="wkceg"></delect></rt>
<bdo id="wkceg"></bdo>
<strike id="wkceg"><acronym id="wkceg"></acronym></strike>

  • 帳號:
    密碼:
    智動化 / 文章 /

    為何儲能是關鍵下一步? 掌握微電網與氣候科技新商機
    【東西講座】活動報導
    [作者 陳復霞]   2025年09月12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 [352]

    隨著全球淨零碳排目標的推進,以及能源轉型與電價壓力的加劇,儲能與微電網正逐步成為能源產業的核心命題。再生能源固然帶來減碳契機,但其間歇性與不穩定特質,也使電力系統更需要可靠的調度工具。從表前儲能到表後應用,從工廠到社區,從單一電池系統到虛擬電廠的聚合調度,儲能與智慧微電網正在形塑全新的氣候科技商機。


    在東西講座中,永餘智能總經理陳貽評深入分析產業現況,指出儲能技術、智慧微電網及虛擬電廠三者之間的互動,將成為臺灣能源轉型與市場拓展的關鍵動能。如今儲能已被視為綠色基礎建設的基石。



    圖一 : 永餘智能總經理陳貽評深入剖析儲能技術與智慧微電網的產業現況、技術應用、系統整合等諸多挑戰。(攝影/王岫晨)
    圖一 : 永餘智能總經理陳貽評深入剖析儲能技術與智慧微電網的產業現況、技術應用、系統整合等諸多挑戰。(攝影/王岫晨)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研究,至2050年,全球電力系統維持穩定與彈性,超過1/2的依靠將來自儲能與需量反應。這意味著儲能不再只是輔助性的工具,而是保障電網安全、提升效率的核心技術。


    隨著再生能源比例逐年提升,臺灣市場對於表前與表後儲能的需求增加。表前儲能主要專注於服務電力公司,包括調頻備轉、電能移轉與即時備援;表後儲能則聚焦於工廠、商辦大樓與家庭,能夠支援時間電價管理、靜態調頻、電力品質改善與備援電力等多元需求。這些功能直接影響用戶的電費成本與營運穩定性,使儲能系統從節能工具轉變為企業與社區不可或缺的能源保障。


    現階段最普遍的儲能技術是電化學電池,其中以鋰電池為主,因其具備高能量密度與快速充放電的特性,最符合現代電網的需求。一套完整的儲能系統通常包括四個部分:電池模組、電力轉換系統(PCS)、電力介接及能源管理系統(EMS)。其中EMS是核心,負責判斷何時充電、何時放電,並協調再生能源的發電情況,讓能源調度更精準高效。


    從成本結構顯示,設備類支出約占總成本六成,工程與系統整合則占近三成。隨著電池材料創新與規模經濟效應逐步釋放,未來系統整體成本將持續下降,進一步推動儲能市場的成長。在臺灣的電價持續攀升,企業投資儲能的動機除了降低罰款與節省成本,更在於確保營運不中斷。例如中南部地區因颱風或水災導致停電,若能藉由儲能系統維持通訊與照明,將大幅提升其韌性。


    微電網則是儲能技術與再生能源應用的重要延伸。它是一個「小而全」的電力系統,不僅能與主電網連結,更能在必要時獨立運作。透過再生能源與儲能的整合,微電網能有效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並確保在停電時仍能維持關鍵設備運行。陳貽評強調,微電網在淨零碳排的路徑中扮演承先啟後的角色,能協調太陽能、風能等間歇性電源,並透過能源管理系統實現負載調整與故障預警,讓能源系統更為智慧化。


    除了系統設計與管理能力,微電網的實際效益也不容忽視。它能有效解決供電瓶頸問題,提高再生能源的佔比,並改善用電效率與電力品質;同時也能降低碳排放,提升供電可靠度,甚至協助偏遠地區改善供電狀況。在系統調度上,微電網具備「削峰填谷」的特性,可減少尖峰時段的備載容量需求,對電網整體負荷管理有顯著幫助。換言之,微電網的價值已超越單一場域,而是成為國家能源轉型戰略的重要支點。



    圖二 : 陳貽評表示,儲能、智慧微電網與虛擬電廠三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未來能源系統的基礎。(攝影/王岫晨)
    圖二 : 陳貽評表示,儲能、智慧微電網與虛擬電廠三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未來能源系統的基礎。(攝影/王岫晨)

    設計與建置智慧微電網的挑戰在於多層次的整合。能源來源、轉換設備與控制系統之間必須精準協同,否則可能造成能源浪費或電力波動。例如PCS的雙向電流設計必須與EMS完美搭配,才能在尖峰時段釋放電力、在低谷時段充電,發揮最大經濟效益。未來的微電網將不只著眼於降低電費,更需符合低碳與永續要求。藉由導入更高比例的再生能源,結合智慧負載管理,微電網將同時兼顧環境永續與能源韌性。


    當眾多用戶的儲能系統與負載透過平臺聚合後,即能形成「虛擬電廠」。無論是工廠的備援電力、家庭的太陽能板,或社區的儲能設施,都能透過聚合商進行代操,整合成具規模的電力資源。這些資源可用於電力尖峰調度,或投入調頻市場,讓用戶也能從電力交易中獲利。


    虛擬電廠(Virtual Power Plant, VPP)的本質,是由分散式電力單元所構成的整合平臺。它透過匯聚多個分散的能源資源與儲能系統,達到彈性調度的效果,不僅能提升電網的穩定性與可靠性,也能協助平衡供需,減少對傳統發電方式的依賴。從商業角度來看,虛擬電廠的核心價值在於「電量即服務」。常見模式包括需量反應、電力交易參與,以及企業能源管理。這種模式突破了傳統由發電廠單向供電的框架,讓用戶也能成為積極的電網參與者,甚至成為新的「發電單位」。


    在臺灣,虛擬電廠的價值更顯突出。由於島嶼電網缺乏跨國電力互援機制,電網的彈性與穩定性尤為重要。透過虛擬電廠,企業與社區能集體參與電力調度,不僅提升系統韌性,也開創新的營收來源。隨著相關市場制度逐步成熟,虛擬電廠有望成為能源服務商與再生能源整合商的核心角色。


    儲能、智慧微電網與虛擬電廠三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未來能源系統的基礎。儲能提供即時調度的彈性,微電網賦予區域自主的能力,而虛擬電廠則創造全新的市場價值。對臺灣而言,這不僅是技術升級的過程,更是產業轉型與國際競爭的機會。


    若能結合在地靈活的製造能力與國際市場需求,臺灣有望在亞洲能源新格局中扮演關鍵角色。面對氣候變遷與能源轉型挑戰,掌握儲能與微電網發展的先機,等同掌握了未來能源市場的主導權,開啟綠色轉型最具潛力的新商機。


    如需了解更多相關內容,請連結下列頻道影片網址:



    相關文章
    ? 以AI彰顯儲能價值 提供臺灣能源轉型穩定力量
    ? 虛擬電廠供應鏈成關鍵
    ? 減碳政策先鋪路 全球一起攻儲能
    ? 克服再生能源不穩天性
    ? 智慧工廠的電力儲存與供應再升級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新聞
    » 金屬中心攜手建築研究所推動無人機驗證 打造智慧防災新標準
    » 臺達電子公佈一百一十四年八月份營收 單月合併營收新臺幣478.60億元
    » [SEMICON Taiwan] Renishaw精密量測引領半導體製程革新
    » ASMPT 借助 Renishaw 光學尺技術強化高性能運動控制
    » 臺達電子公佈一百一十四年六月份營收 單月合併營收新臺幣422.08億元
      相關產品
    » 泓格iSN-811C-MTCP紅外線感測模組 從溫度掌握工業製造的安全與先機
    » 泓格PET-2255U:靈活接線與簡易控制,工業自動化的全能利器
    » 凌華科技透過 NVIDIA JetPack 6.1 增強邊緣 AI 解決方案
    » 安勤推出搭載NVIDIA Jetson平臺邊緣AI方案新系列
    » 臺達全新溫度控制器 DTDM系列實現導體加工精準控溫

    ?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臺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臺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hope.com.tw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城市| 太康县| 吴堡县| 灵武市| 西吉县| 宁夏| 宕昌县| 资中县| 繁昌县| 富顺县| 定西市| 元谋县| 家居| 竹山县| 蓝田县| 鄂伦春自治旗| 武强县| 会东县| 穆棱市| 神池县| 阿荣旗| 邹城市| 台东市| 南康市| 石河子市| 驻马店市| 梨树县| 龙游县| 韶关市| 武川县| 托克逊县| 阳城县| 彭阳县| 遂平县| 禹城市| 浮山县| 张家港市| 达拉特旗| 丰台区| 鄂托克前旗| 青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