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臺達於2025漢諾威工業展展出多元AI賦能解決方案 推動智慧產業與永續能源轉型 (2025.04.02) 臺達今(2)日宣布參與2025漢諾威工業展,展出一系列結合AI技術的解決方案,涵蓋智能製造、能源基礎設施和資料中心等重要領域。其中包括屢獲國際獎項肯定的D-Bot系列協作型機器人 |
 |
數智創新大賽助力產學接軌 鼎新培育未來AI智客 (2024.11.01) 隨著全球數位轉型加速,數據應用與AI人工智慧成為現代產業的關鍵驅動力。鼎新作為數位轉型領域的領先企業,不僅長期協助產業透過智慧化技術,實現生產流程自動化和數位化,更積極推動產學合作,賦能數智驅動的理念、開發技術以挖掘未來科技新星 |
 |
緯綸智能科技參加2023臺灣國際木工機械展 展示智能製造能力! (2023.04.22) 緯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於睽違五年的2023臺灣國際木工機械展(WOOD TAIWAN)發表最新的一款六面數控鑽孔中心NCB612T裝備?!?.5kw換刀主軸」加「4kw十字主軸」、自動生成程序、一次性加工,大大提高生產效率,高於傳動加工2~3倍 |
 |
Moldex3D SYNC設計參數優化加速自動化多組CAE分析 (2022.06.27) 在產品設計階段進行CAE分析時,需要進行一連串從軟體模擬到多重條件設定步驟等工作項目??剖⒖萍迹∕oldex3D)開發全新功能-Moldex3D SYNC設計參數優化(Design Parameter Study;DPS),可達到自動化分析,幫助使用者快速完成CAE分析整體流程 |
 |
施耐德促通用自動化軟體組件 提高營運效率、彈性與永續性 (2022.04.29) 為了加速實現自動化和數位化布局,新一代工業自動化系統將支援更敏捷、互聯的架構,根據ARC顧問集團的報告指出,通用自動化(Universal Automation)使工業自動化軟體組件不僅可隨插即用(Plug and Produce),同時也提升軟體可攜性,以提高營運效率、彈性與永續性 |
 |
CAD/CAM掀起智慧浪潮 廠商策略各有不同 (2019.04.25) CAD/CAM是製造領域的重要軟體,近年來智慧化成為製造產業趨勢,各廠商也紛紛制定新策略搶攻市場。 |
 |
達梭系統解決方案幫助歐洲之星規劃資源和維護管理 (2019.04.17) 達梭系統(Dassault Systemes)日前宣佈提供橫跨英法海底隧道鐵路服務的知名國際高速鐵路營運公司歐洲之星(Eurostar),已選擇由3DEXPERIENCE平臺提供支援的DELMIA Quintiq應用幫助其最佳化資源和維護規劃 |
 |
新一代Moldex3D虛實整合模擬方案助攻塑膠成型智造化 (2019.04.08) 考慮真實機臺動態響應特性和材料壓縮效應,能夠突破性全耦合流動-纖維分析,真實呈現因纖維配向引起的非等向性流動行為... |
 |
使用因應軟體發展之vRealize Automation REST API部署虛擬機器 (2019.04.02) 使用vRA REST API部署藍圖,獲取部署狀態或銷毀藍圖可大幅縮短軟體發展過程的時間。 |
 |
貼合臺灣製造業特色 2019邊緣運算應用將加速 (2019.01.17) 對臺灣來說,強AI的集中式運算向來不是臺灣製造廠商可觸及的商機,臺灣工業廠商過去在製造領域的產品策略,主要以現場端設備為主,因此智慧製造系統的邊緣運算,是臺灣製造業的重要機會 |
 |
愛立信《十大熱門消費者趨勢》剖析智動化社會使用者觀點 (2019.01.16) 愛立信(Ericsso)今(16)日發佈第八版消費者行為研究室(ConsumerLab)趨勢報告《2019年十大熱門消費者趨勢》。愛立信指出,科技將為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優勢;不過這項報告也揭示,科技所帶來的便利也將讓使用者帶來喜憂參半的情緒 |
 |
Hitachi Vantara透過Pentaho 8.2平臺讓數據更具價值 (2018.12.06) 日立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Hitachi Vantara宣布推出新一代數據整合及分析軟體平臺Pentaho 8.2,此新版本將與日立領先業界的日立內容平臺(Hitachi Content Platform)整合,提供更新且跳脫框架的服務,Pentaho 8 |
 |
推動營建產業數位轉型 歐特克簽署4 MOU拓展BIM應用層面 (2018.12.05) 臺灣營建產業在前瞻計畫的帶動下力求升級轉型,迎向數位化、智慧化已成必然的趨勢。歐特克公司(Autodesk)宣布與臺灣建築中心、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學會、臺灣營建研究院和臺灣建築資訊模型協會分別簽署四份合作備忘錄 |
 |
整合製造異系統 自動系統智慧化非難事 (2018.11.22) 自動化系統多以硬體作為主要建置考量,不過這兩年除了硬體系統不斷進化外,軟體也成為自動化系統的升級重點之一。 |
 |
CAD/CAM拚擴增加值 數位分身虛實互換 (2018.09.21) 當工業4.0正式進入下一步落實階段後,CAD/CAM可扮演傳統電腦輔助的角色之一。 |
 |
如何透過Simulink進行ISO 26262專案 (2018.09.17) 本文將說明如何透過TUV SUD認可的Simulink工作流程來進行ISO 26262專案計畫。 |
 |
智慧製造軟體建置 績效浮現至少需要6個月 (2018.09.14) 軟體是智慧工廠不可忽視的要點,就技術面來看,在資訊快速流通的態勢下,廠商彼此間的硬體技術水準已相去不遠,因此幾乎所有廠商都認為,未來的製造系統市場,硬體已經成為基本條件 |
 |
工業物聯網快速落地 SCADA成製資訊系統要角 (2018.09.10) SCADA過去多應用於大型製造現場或大範圍環境監控,像是煉油廠、水庫、自來水廠等,透過散置各處的感測器鏈接,完整監控環境或設備運作狀況,由於應用環境特殊,因此這類型軟體較不為一般企業熟悉 |
 |
非匹配網格技術已涵蓋全模座分析! (2018.08.14) 模具設計的優劣對於產品的良率影響巨大,全模座分析運用先進非匹配網格技術,讓全模座實體網格可快速生成,減少試模次數,可有效協助現場模具開發的速度及提升產品良率 |
 |
庫卡提出多款軟硬體整合自動化方案 (2018.08.03) 隨著工業4.0概念持續發燒於全球,智慧工廠成為了現今工業的必然趨勢,智慧機器人更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工業機器人製造大廠庫卡KUKA,於2018年自動化工業大展,展示多項創新整合數位化解決方案,包括高度靈活與自主的KMR iiwa 無人搬運車機器人、搭配KR6 w/ ForceTorqueControl的機器人,以及具高度整合能力的KUK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