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09年金融海嘯過后,全球制造業先后面臨各國貨幣寬松政策,導致上游原物料價格不斷下跌,供過于求;下游則是資訊消費性產品生命周期加劇縮短,亟須大批量客制化。但過去扮演世界工廠角色的中國大陸,卻正致力于轉型世界市場,調整經濟結構,以及日、韓、臺灣等地,也有少子化、老齡化問題,促成亞洲制造業缺工及工資上漲問題。
反觀德、美先進工業國家,則在此時推動制造業革命再造,從以往全球化代工,集中式大量生產的封閉式供應鏈,改為彈性開放產業鏈,以貼近市場使用者需求,加速開發客制化產品。其中,由美國大力推動的3D列印(積層制造)加法制造技術,則號稱足以突破傳統制造上的限制,可實現少量多樣、客制化的未來生產需求。雖然目前個人消費性產品成長趨緩,所幸過去高度仰賴傳統減法制造的金屬加工產業,也開始投入研發該領域的雷射積層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 AM)應用。
...
...
另一名雇主 |
限られたニュース |
文章閱讀限制 |
出版品優惠 |
一般訪客 |
10/ごとに 30 日間 |
読み取れません |
付費下載 |
注冊會員 |
無限制 |
10/ごとに 30 日間 |
付費下載 |
VIP會員 |
無限制 |
20/ごとに 30 日間 |
付費下載 |
金卡會員 |
無限制 |
無限制 |
特別割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