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臺灣西部海域共計有4座離岸風場同步建置施工,預估2022年底臺灣海峽離岸風機累計設置可達200 座以上,因應的專業人力需求若渴。由金屬中心、臺大能源研究中心及荷蘭在臺辦事處於2022臺灣國際智慧能源周舉辦「臺荷離岸風電種子師資培訓計畫-授證典禮」,金屬中心代執行長林志隆、荷蘭在臺辦事處馬得斯??代表、臺大??校長陳銘憲及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江茂雄,共同見證臺荷兩國在離岸風電人才培育的重要里程碑。
 |
圖左起:荷蘭應用科學研究組織資深風能業務開發經理皮特·瓦諾、荷蘭在臺辦事處??代表暨經濟處處長馬得斯、臺大??校長陳銘憲、金屬中心代執行長林志隆及臺大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江茂雄合影。 |
2025年離岸風電裝置容量將達5.6GW,可創造約2萬個就業機會,人才需求迫切不言可喻。而此批31位來自各大學、研究機構及產業的種子師資將落實離岸風電人才培育在地化。
「臺荷離岸風電產業教育合作」由荷蘭政府全額補助并委請荷蘭應用科學研究組織(TNO)、臺夫特理工大學風能研究中心(TU Delft/DUWIND)以及荷蘭國家水文研究院(Deltares)規劃課程,首批種子師資由臺大能源研究中心與金屬中心(海創中心)共同協助推動及招募。期將荷蘭離岸風電與海事工程專業知識與技術的種子留在臺灣,協助臺灣離岸風電產業之蓬勃發展。荷蘭在臺辦事處馬得斯??代表感謝金屬中心與臺大共同在臺協助推動與招募首批種子師資,這次合作成功印證了荷蘭政府共同培養臺灣離岸風電人才的決心。
臺大??校長陳銘憲表示,期盼未來臺大與金屬中心持續推動優質的國際人才培育計畫,吸引并集結更多的資源、結合更多專業技術與實務經驗,發展更多符合產業實際需求的專業課程。
林志隆表示,本月初由能源局委托金屬中心營運的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甫榮獲全球風能組織(GWO)2022年「全球訓練機構高度贊揚安全及規范遵循獎」殊榮。海洋專區自2021年1月取得 GWO認證後,已連續2年從全球超過500家培訓機構脫穎而出。未來金屬中心與臺大能源研究中心將延續臺荷人才培育計畫的師資能量、辦理培訓課程,透過整合產學研及國際合作,加速離岸風電人才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