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能源監控智慧化 聰明管理用電行為 (2019.11.26) 能源監控網路架構的硬體架設,只是取得用電資訊的工具,業者指出,取得後的訊號處理才是投資報酬率浮現的重要關鍵,善用數據進行管理,效益才會浮現。 |
 |
專為關鍵電力應用設計:600V大型模組化不斷電系統 (2019.11.25) 本文討論「原生600V」無變壓器和自耦變壓器UPS系統的技術面向,並詳細說明它們可提供的優勢。 |
 |
精準管理工廠能源 兼顧經濟發展與環境永續目標 (2019.11.25) 新世代廠務必須強化BEMS下的電力監控管理系統PMMS,管理者才能快速了解工廠使用電力的狀況,並進一步進行用電分析與管理,達到有效的電力使用與節約。 |
 |
非揮發性記憶體暫存器:新一代數位溫度感測器安全性和可靠性大躍進 (2019.11.15) 本文介紹數位輸出(I2C協定)溫度感測器中包含的內部用戶可程式化設定的暫存器,以及如何使用內建非揮發性記憶體暫存器的數位溫度感測器應對這一領域常見的設計挑戰 |
 |
剖析數位電源的理解誤區 (2019.11.05) 本文研究了常見的理解誤區,希望幫助用戶瞭解利用數位技術實現電源轉換的正確方法,深度剖析挑戰與優勢。 |
 |
智能電源配置用於資料中心 (2019.10.24) 電源效能和可靠性可能是資料中心行業最重要的議題。為應對資料中心帶來的挑戰,電源配置必須更小、更緊湊、更高效和更精密。 |
 |
高彈性高靈活 模組化儀器滿足各種量測需求 (2019.10.21) 漸趨複雜的產品設計,使得測試系統必須變得更加靈活。同時設備的成本壓力,也促使系統壽命必須更為延長。要滿足所有這些需求,只有透過模組化架構方能辦得到。 |
 |
無線電力傳輸 (2019.09.02) 在透過更長距離進行無線電力傳輸方面,可採用射頻(RF)電力傳輸技術。目前業界已在ISM頻帶進行了許多的測試,但傳輸功率以及傳輸效率仍遠低於上述的感應式耦合方法 |
 |
新款200V耐壓蕭特基二極體有效降低功耗並實現小型化設計 (2019.08.27) 近年來,在48V輕度混合動力驅動系統中,將馬達和週邊零件集中在一個模組內的「機電一體化」已成為趨勢,而能夠在高溫環境下工作的高耐壓、高效率超低IR[1]蕭特基二極體[2](簡稱SBD)之需求也日益增加 |
 |
推動組織革新 羅姆臺灣將更貼近客戶 (2019.08.07) 羅姆臺灣區董事總經理廖錦玉的個人特質與行動,未來也將逐漸轉換成具體的成果,不僅影響內部團隊,同時也將帶動羅姆在臺灣市場有一番新的氣象。 |
 |
卓越的編碼器技術滿足不妥協工業環境應用之要求 (2019.08.05) 可程式意味著除了能夠在工廠中加速生產時程之外,還可以對編碼器現場進行微調。 |
 |
廠務能源管理可視化 建置更輕鬆、快速見效 (2019.07.10) 研華的廠務能源管理解決方案(FEMS)可將工廠的用電情況予以可視化與透明化,管理者能清楚了解工廠現況,並尋找可節能改善的方向,進一步規劃出合理的能源策略。 |
 |
鎖定新一代導彈制動系統的無電刷直流馬達 (2019.07.05) 現代馬達在無電刷直流馬達(BLDC)在內所達致各方面的進步,使得業界已經能做出更小、更輕、更廉價、更有效率的CAS設計。為了要驅動BLDC的三個相位,導致系統複雜度提高 |
 |
終端設備應用漸多 穩定運作關鍵在於韌體設計 (2019.04.23) 除了硬體設計外,終端設備要進一步提升效能與穩定性,關鍵在於韌體,這也是設備創造差異性的主要原因。 |
 |
感測器新功能加速物聯網技術應用於智慧場域 (2019.04.23) 有哪些新的感測器功能可以使得物聯網技術實現個人化和智慧化設定操作,它們可能佈署在哪些應用中? |
 |
以單一電池為NB-IoT連網提供十年電源支持 (2019.04.11) NB IoT技術被視為是超低功耗物聯網應用的促成技術,能以單一電池實現長達十年的網路連接性。此技術已針對少量數據的不頻繁傳輸進行了最佳化設計。 |
 |
實現大規模可靠的連接 (2019.04.08) 工業車輛對目前正在開發的汽車通訊技術帶來了特殊的挑戰,其中主要的挑戰是尺寸。本文]探討自動化中最常用的技術及其與上述大型工業車輛的相容性。 |
 |
IO-Link和SIO模式收發器推動感測器領域工業4.0革命 (2019.04.03) 「工業4.0」的基本原則是透過連接機器、工具和控制系統,在整個價值鏈上下游之間構建自動互控的智慧網路。經由整合通訊、感測器和機器人技術構建物聯網,工業4.0概念可提升工業製造的智慧化水平 |
 |
穩健的汽車40V功率 MOSFET提升汽車安全性 (2019.04.01) 意法半導體最先進的40V功率MOSFET可以完全滿足電動助力轉向系統(EPS)和電子駐車制動系統 (EPB)等汽車安全系?的機械、環境和電器要求。 |
 |
UPS效能最佳化 系統管理將是重點 (2019.03.25) 效能再好的資料中心需要完整的管理,其中包括設備的庫存、配置及變更,以及系統的存取與監測,均需要透過系統平臺來進行完整的管理。 |